top of page



在交友軟體裡,一句問候可能是真心,也可能是話術的 起點。當關心與推銷混雜,一段關係會往哪裡走,沒人說得準。這篇報導,邀請你一起辨認那些熟悉卻不易察覺的邊界。我們試著問:當行銷披上感情外衣,該怎麼保護自己?

***


你在什麼時候,開始遲疑?
點擊「發送鍵」開始對話

***

不是所有曖昧訊息背後都有惡意,也未必每場推銷都帶著欺騙。交友軟體上,有人真誠互動,也有人保留了意圖。面對「關心」的開場白,我們該如何判斷,是交朋友、談感情,還是正在進入一套話術流程?一開始,我們把「詐騙、話術、行銷」攤開來看,梳理它們之間那些難以劃分的界線。


事實上,詐騙、話術和行銷之間,並沒有一條清楚的分界線。它們像是一條「光譜」,從明確的欺騙,一路延伸到技巧性的說服,再到合乎規範的推廣。差別往往不在形式,而在動機是否揭露、資訊是否對等,以及我們是否有選擇的餘地。越靠近中段,越難說清,是交流,還是設計。



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之所有,而使人陷於錯誤,使其交付財物,因而受有財產上之損害者,為詐欺行為。

若內容屬主觀誇飾、情感鋪陳、語氣包裝,且未涉及事實之虛偽陳述,原則上不構成違法;若話術內容具有虛偽、隱匿或引人錯誤之實質效果,即轉化為違法廣告或欺罔行為。

企業或個人為推廣商品或服務,採取之廣告、促銷、溝通、銷售等綜合策略行為。





我不是在賣女孩
一位交友軟體上的經紀|一場雙向選擇的生意
酒店經紀老闆助理 二七
